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

阿里山車站(阿里山森林鐵路)

重建後阿里山車站 (2013/12/24) 規模相當大,雖然我很難定義美醜,但至少比以前的假宮殿順眼多了。
位置嘉義縣阿里山鄉(海拔2,216公尺)
站場:多線調度折返式站場(分道)
站體:大型木造風格混合建築
月台1(岸式x1)
註解山地段調度運輸總站

在阿里山車站已經找不到制式站名牌或海拔牌,這個掛在月台遮棚下的站名標示,聊勝於無。
通過神木站的之字形折返(第三分道),林鐵繼續攀升前進,到下一個分道(今阿里山站)僅1.5公里;海拔高度則從2,138公尺增加到2,216公尺,看起來沒什麼,但計算下來的平均坡度為千分之52,是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坡度最大的區間!雖然神木~阿里山段距離極近,又位於森林遊樂區內,路線理應獲得最佳的維護;但可能是因為坡度大加上人為過度開發,事實上此區間重大事故不少:2003年的煞車失靈出軌造成17人死亡200多人受傷,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事故;2011年大樹倒下壓壞車廂也造成了5人死亡。

現在的阿里山車站以前僅是一處分道,並未設站;昔日的阿里山林鐵山地端總站則是沼平車站(戰後稱為阿里山車站,通稱舊站),當地也是阿里山觀光區的主要聚落。直到1976年,沼平聚落發生大火,民宅焚毀大半,雖然車站並未被波及,但政府單位決定將聚落遷移,並在第四分道的位置擴建為阿里山新站。依當時的政治氛圍,設計成中國北方宮殿的建築樣式;並且將週邊規劃為行政區域、商圈、旅館區,也就是今日的狀態。1981年新站落成啟用,附近的公車站和郵局,也都依樣畫葫蘆建成莫名其妙的宮殿式建築,阿里山彷彿成了當權者的思鄉建築試驗場(梨山也差不多)。因為與現地環境太不搭調了,當你到森林遊樂區卻看到宮殿,印象會特別深刻;而且當時大中國化教育是很成功的,所以這些建築反而成為許多遊客最鮮明的回憶。

可能是建築品質不太好,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損毀了車站建築,後來判斷無法修復,決定拆除重建。在這段期間,阿里山車站的運輸功能先是遷回沼平站運作,但離主要商圈較遠造成不便,所以又在阿里山車站旁、機車車庫附近設立了臨時站,做為阿里山主線和祝山線列車到開之用,直到2007年新站建築落成。

新的阿里山車站規模非常巨大,而且是木造的外觀,看起來終於與「森林遊樂區」的風格產生關聯了。站房本身為2.5層建築(後面會解釋)。1樓為大廳,空間十分寬敞,每天清晨往祝山線的購票窗口也在此,並且會顯示剩餘車票數量,如果滿席就只能改搭汽車或步行。有趣的是,當天早上的祝山線列車行駛完畢後,此窗口就會關閉,整天都不再營業。登上2樓後,眼前是一大片平台區域,可眺望森林遊樂區入口、塔山,天氣狀況允許的話還可以看見雲海。我抵達車站時是下午四點左右,當天有一些陽光,雖然是十二月的冬日,但還是有幾個老外躺在這個平台區域的地上曬太陽。2樓同時也是車站辦公室,在1樓售票處收攤後,這個辦公室對外的窗口便成為實質上的售票處,白天沼平線、神木線的車票都在此處販售,還可以購買祝山線的預售票,直到大約下午四點半。此外,由於站場位置較高,乘車月台實際上與2樓是平行高度,形成「月台位置高於站房」的現象(可參考大武、東澳、雙溪等站)。最後,所謂0.5層建築,指的是在2樓平台還有一區加高的木造觀景休憩區,基本上可視為乘客的候車空間,但比2樓高一些,所以我將其定義為2.5樓。

雖然主線無法從山下通車至阿里山車站,但此站還是有不少短程觀光性質的列車到開,不管是旅客出入或列車調度都頗為頻繁,所以顯得相當熱鬧。每天清晨日出前是祝山線發車時間,班表並不固定,視日出時間而定。祝山線列車回到阿里山車站後,沼平線、神木線列車就準備接手。兩條路線從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半左右,以半小時為間隔各自開行10個班次,所以幾乎整個白天都有列車運作,也都有旅客進出。阿里山車站的管制相當嚴格,閘門隨時都有人看守、管制進出,想要偷溜進去站內拍照是不可能的(現場看到遊客向車站人員提出此要求,都以安全理由回絕),所以大家還是乖乖買票進站乘車,自然就可以跟月台、路軌、列車合影了。

「森林鐵路」阿里山車站的門面
阿里山車站門面,祝山線開行時,燈火通明。
阿里山車站出入口特寫
阿里山車站出入口,祝山線開行時。
白天的阿里山車站一樓售票區域,空無一人。
祝山線開行時,阿里山車站一樓售票區域才會運作,只要當日車票還未售罄,就可以在窗口購票。
阿里山車站一樓大廳
阿里山車站一樓往二樓階梯區域
阿里山車站二樓辦公區域外的服務窗口,白天販售神木線、沼平線,以及隔日的祝山線車票。
阿里山車站月台,木製遮棚造型線條非常夠力。
阿里山車站月台,站務人員正在等待列車進站。後面有幾節檜木車廂。
阿里山車站月台,神木線列車進站。
阿里山車站剪票口前,排隊等候搭乘祝山線列車的人潮,時間是清晨5點48分。
阿里山車站月台上,等待祝山線列車進站的乘客。
阿里山車站月台上,祝山線乘客正排隊上車。
祝山線列車返抵阿里山車站後,已經駛離。月台上還有一些遊客在拍照。
阿里山車站月台盡頭(接近分道這一端),清晨雨中霧氣極重。
與上圖差不多的位置,雨停霧散後的景象。
阿里山車站側線經常停放許多車廂,包括神木線、沼平線的使用的車廂。
除客車車廂外,最遠端的側線還有平甲貨車廂和12號蒸汽機車、11403-3柴油機車,但保存狀況看來都很差。
阿里山車站的2.5層樓建築,視野較高,是觀察站場調度的好地方。
從阿里山車站2樓平台所見的大型車輛停車場,經常都是滿的,停不下的話就要到森林遊樂區外的路邊。
阿里山車站外的景象,後方背景是塔山。
這個森林鐵路特色介紹,在嘉義車站也有。不過我還是很想知道「世界聞名之三條登山鐵路」到底是哪三條。
最後附贈一張古老照片,1989年2月,舊阿里山車站前,雖然不是正面,但隱約可見其宮殿式的紅色梁柱。
西行神木車站 東行沼平車站

7 則留言:

  1. 偶然發現這個部落格。您的文章真好看! 非常感謝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請問版主,可以請您把舊宮殿式的站房正面po上嗎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哈哈…老實說我還沒找到,因為以前底片貴、洗照片也要錢,基本上不會刻意去拍車站,一定是以人為主體,所以我雖然記得曾經在車站前留影,但20多年前的照片…下落不明,待我找找。

      刪除
  3. 鐵貓大找得到旅次的資料嗎,想知道使用率如何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阿里山森林鐵路已經無法全通差不多8年了,而在那之前又經歷過委外機營,民間單位資料不會公開,林務局以前的資料也不知道有沒有留下來(我是沒去找過),很抱歉無法提供這些數據。自從阿里山公路通車後,相信除了北門、竹崎、交力坪、奮起湖、神木、阿里山等站,其餘各站都只有零星人次。祝山線倒是可能有人數的記錄,畢竟生意興隆。

      刪除
  4. 木造建築頗有古舊風格!

    回覆刪除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