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

豐富車站(新)

(此篇文章是介紹2016年9月10日遷移之後的豐富車站新站,欲了解昔日豐富舊站的詳細狀況,請見「豐富舊站」該篇。)
向北遷移約400公尺的豐富車站 (2016/10/21) 新站,此為東側門面,台鐵將其定義為前站。左邊鏤空部份為上下月台的階梯。
豐富車站東側門面近照,據說格狀鋼架上的圖案是油桐花花瓣。
豐富車站西側門面,專門連結高鐵苗栗站,站前無一般道路,台鐵將其定義為後站。建築基本上是與東側相對應,只有圖案上的差異,但這一側沒有鏤空的階梯,所以看起來寬度比較窄。
位置:苗栗縣後龍鎮
構造:半高架路線底式平面車站
站體:2016年
高架共構無獨立站房
月台:2(岸式x2)
註解:小型兩鐵轉乘站

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
2011年~310,第153名
2012年~464,第145名
2013年~464,第147名
2014年~539,第144名
2015年~671,第139名
2016年~852,第135名
2017年~1,238 (+45.32%),第121名 (↑14)

豐富車站站牌,跟之前的里程相比,距離苗栗多了0.4公里,但距離造橋卻少了0.6公里。
豐富車站月台旁邊的鐵網上的站名標示
2016年9月10日,台鐵豐富新站正式啟用,舊站也隨之停用。

豐富新站位於舊站北側約400公尺處(根據站牌里程的變化),該處為半高架土堤路線,站房設施位於站場下方,東西兩側各有出入口,可直接穿越。站場為雙線路軌,各配置一座岸式月台,無側線,類似通勤車站的設計,只供上下行列車停靠或通過,無法待避。月台位置呈現不對稱的樣式,東側第一月台向北延伸,西側第二月台向南延伸,剛好與舊站的佈局類似;不過舊站是有彎道設站的先天考量,新站則基本上是直線,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相同的設計。車站正上方有一座ㄇ字型的格狀鋼架,遠看好像是被罩住一樣,但它只是建築裝飾,沒有什麼實質作用。車站兩側門面是格狀鋼架延伸下來的兩翼,有紅磚外牆,基本上樣貌是相同的,只有裝飾的油桐花花瓣位置不一樣。另外,月台遮棚下連續的白色支柱,數量多且不斷向前延伸,行走其中會有一種身處千鳥居的感覺。

豐富車站遷移至新站之後,歷經了「月台編號置換」的大改變,恰巧接下來要介紹的台中段高架路線,有許多站也有類似情形。所謂月台編號置換,本站的情形是原先從西側開始的第一、第二月台編號,改成從東側開始;所以之前舊站第一月台對應西正線(北上)、第二月台對應東正線(南下),變成新站第一月台對應東正線(南下)、第二月台對應西正線(北上)。這不是台鐵第一次發生這種情形,以前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汐止站。如果是已經熟悉月台編號來決定搭車位置的豐富站旅客,這是他們首先必須要改變的習慣。幸好現在車站大廳和月台上的LED都有很清楚的標示,相信不會造成太大困擾。此外,豐富新站也是台鐵極少數(或許是第一次?)從無人化招呼站提升為簡易站,重新派駐站員管理並販售車票,相信這對在地居民與往來旅客是一大福音。

眾所皆知,豐富新站的設置是為了與高鐵苗栗站做更理想的連結,現在遷移後的車站就位於高鐵站對面,兩者藉由一座約百公尺長的風雨走廊便可暢通無阻,轉乘相當方便。雖然豐富車站仍沒有對號列車停靠(其實也沒必要),但在排點上有稍微配合高鐵班次的趨勢,每小時至少都有兩班區間車可搭乘;如果有事先看好班次,旅客抵達豐富車站後,約略可以銜接15-20分鐘之後的高鐵班次(尤其是北上),這樣的轉乘時間算是相當充裕。不過若有人純粹就是碰運氣,搭區間車下車之後走到高鐵站,發現高鐵班次剛過,要再等將近一小時,那也只能怪自己囉。

北上EMU800型區間車停靠豐富車站第二月台
南下EMU700型區間車停靠豐富車站第一月台
南下E1000型推拉式自強號通過豐富車站
從第二月台上觀察,豐富車站站場中央部份是一座ㄇ字型格狀鋼架。
從第一月台上觀察豐富車站站場,右側是第二月台北端盡頭,兩者並不是完全對稱。
豐富車站第一月台遮棚,支柱的無限延伸,頗有千鳥居的風味。
豐富車站第一月台中心部份,上下月台的階梯、電梯(紅色長方體建築)皆在這個位置。同時,也可以看到上方鋼架其實是波浪狀設計。
豐富車站第一月台全景,可看到許多幼稚園的小朋友正在進行戶外教學。我在一旁偷聽,覺得老師的解說非常認真,對於台鐵各種客運列車的外觀、運轉狀態都相當熟悉。相信這些小朋友將來一定也會對鐵道有興趣。
從豐富車站第二月台較南端觀察,第一月台盡頭處離這裡已經很遠。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的LED時刻顯示和千鳥居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中心部份,鋼架下方的波浪狀起伏在此更為明顯。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,這是電梯和階梯的位置,跟第一月台結構不太一樣,離月台較遠。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最北端,右邊第一月台則繼續往前延伸。一列EMU800剛離站,遠處紅色鋼樑是高鐵的立體跨線橋。
從豐富車站第一月台最北端觀察,高鐵立體跨線橋的紅色鋼樑可說是一大地標。
豐富車站第一月台最南端,同樣能看到右邊的第二月台向前延伸。剛好此刻也有一列EMU800正在離站。
從豐富車站第二月台最南端觀察,直接就看到舊站的月台,同時也能發現該段路線曲度頗大。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上所見到的高鐵苗栗站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上所見到的客家圓樓,前方是非常廣闊的停車場,但正如您所見,只有一輛車停放。
豐富車站東南側,北勢溪流貫其中,旁邊還有水池。
豐富車站第一月台上所見到的東側站前廣場,附近民宅稀稀落落分佈。
豐富車站東北角有一棟很大的方形建築,看起來是還未啟用,不知是什麼用途。
豐富車站第二月台聯絡階梯,遠處則是前面提到的電梯。
豐富車站第一月台的上下階梯,高度落差不小,腳力較差者建議搭電梯。
豐富車站出口,左右兩側牆上有很可愛的圖案。
豐富車站現在有派駐站員,可提供售票、補票服務。
豐富車站剪票口,沒有閘門,只放置兩支電子票證裝置,看起來很清爽。站員平常並不會執行剪票工作。
豐富車站售票窗口及自動售票機
豐富車站內部聯絡東西兩側的穿堂
豐富車站東側門面
豐富車站西側門面,與東側樣貌一致,只是右邊多了一隻狗,左邊則有通往高鐵站的風雨走廊。
遷移之後的豐富新站,西側固然可以與高鐵站緊密相連,但東側卻是頗為荒涼,方圓幾百公尺內的民宅十分稀少。當然,這也稍微犧牲了北勢和豐富聚落的居民乘車權益,因為對他們而言,車站確實變得比較遠。至於附近的唯一景點「客家圓樓」,不管到新站還是舊站之間的距離都差不多,所以影響不大。對了,現在它不是免費的了,要收門票30元;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還是熱潮已過,這次在我非假日早上造訪,遊客數量只有小貓兩三隻。

另外,我也順便回到豐富舊站房,緬懷一下即將被遺忘的這棟建築。雖然在新聞中看到有人建議保留,但這棟站房比較缺乏歷史意義,我想以台鐵的慣性,應該是荒廢一陣子之後默默就被拆除了吧。

豐富車站東側站外,是頗寬闊的廣場,距離聯絡道路約還有100公尺。
豐富車站東側聯絡道路「高鐵一路」,左邊可看到我前面提到的建築物。
大白天(上午11:07)卻亮著路燈,而且還不只這一盞,遠處也是。如果苗栗縣的行政效率就是這樣,那財政會出問題也不意外了。
台鐵豐富車站與高鐵苗栗站之間的風雨走廊,已經落成有一陣子,現在終於可以使用了。
經由風雨走廊往高鐵苗栗站5號出入口
進入高鐵站之後再往前走,可抵達車站大廳。
高鐵站往台鐵站的門口
客家圓樓特寫近照,因為都沒人所以效果超好。
回到豐富舊站,停用一個多月以來,大致上還是維持原貌。
豐富舊站末期所使用的票價表與時刻表,似乎有一部份已經被撕掉。
原本通往月台的地下道已用鐵皮封閉
豐富舊站封站公告,切換時間為2016年9月10日。
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位置,從新站西南側的一處工程斜坡可以來到路線旁,往南便是豐富舊站的站場,舊南下月台的北端盡頭近在眼前。
往北則可以看到豐富新站的站體,靠近第二月台南端盡頭處。
北上造橋車站 南下苗栗車站